栏目分类
守着南海巨量石油不开采, 连越南都在挖, 为何我国却在到处进口?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09:21 点击次数:129
说起南海的石油,大家总觉得这事儿挺闹心的。明明自家门口藏着大宝贝,储量那么丰厚,为什么不赶紧挖起来用?
偏偏周边国家像越南、马来西亚这些,一个个动作麻利地开采,赚得盆满钵满,我们却年年大笔花钱从国外进口。这里面水挺深,不是简单一句“技术不行”就能打发的。
南海油藏的家底子有多厚实
南海这块海域,地质条件得天独厚,是全球重要的沉积盆地,面积足有5000万公顷,比西欧北海产油区大好几倍。
早年间探测数据就显示,这里石油储量至少300亿吨,到现在通过科技进步,探明储量已经上到550亿吨左右,占全球石油总储量的四分之一。
天然气也不少,储量在20万亿立方米以上。要是全开发出来,够中国用上好几十年。更别提还有可燃冰这种潜力股,储量可能更大。
具体来说,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几个大盆地。珠江口盆地和北部湾盆地是近海的,相对好上手,珠江口就发现了一个80亿吨级的超大油田,北部湾储量4亿吨。远海的万安盆地、曾母盆地、沙巴盆地和礼乐盆地才是重头戏,前三个加起来石油资源230到300亿吨。
曾母盆地最肥,超130亿吨,就在我国边境附近,但也挨着文莱、马来西亚这些国家。礼乐盆地资源保存得特别完整,水深适中,一旦技术跟上,就能优先上马。
2024年,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,探明储量高位增长,非常规油气快速发展,整体产量当量历史性突破4亿吨。南海贡献不小,海洋原油产量6220万吨,占全国增量的60%以上,天然气238亿立方米,占15%。
但话说回来,这些储量听起来吓人,实际开发起来没那么容易。南海不像陆上油田,深水区居多,水深超1500米的地方到处是,开采成本高不说,还得防地质风险。早期探测从1994年开始,花了三十多年才积累到现在的数据,靠的是一步步的地震测井和钻探验证。
你看,南海被叫“第二个波斯湾”不是白叫的,中东波斯湾石油多在浅海,我们这儿远海为主。周边国家尝到甜头后,动作越来越大,这也逼着我们得仔细盘算,不能一头热就冲上去。总的来说,家底子厚是厚,但挖不挖得出来,得看技术和大局。
邻国挖油的那些猫腻和实惠
周边国家对南海石油下手早,胆子也大。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文莱、菲律宾这些,一个个都从争议区捞了不少好处。拿越南来说,他们控制了南沙群岛29座岛礁,直接在万安盆地边缘钻井开采。
石油收入占他们国家GDP的三分之一,2023到2025年,跟外国公司合作,累计非法开采超1亿吨原油和2亿立方米天然气,获利三百多亿美元。万安盆地离他们近,他们就从边缘下手,钻井平台一上,油就源源不断往外抽。
马来西亚更狠,在九段线内搞了18个油田,年产量超3000万吨。80年代他们非法占了弹丸岛、光星礁和附近五个小岛,部署钻井设备,盗采我国领域的石油。
他们的专属经济区跟文莱重叠,但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,直接开发。文莱靠南海油田发家,国王一度是世界首富,2023年人均GDP3.42万美元,亚洲第五。他们的八个油井,有两个就在我国境内,亚洲最富裕国家之一,全靠这个。
菲律宾从70年代就开始坏规矩,把礼乐滩租给瑞典石油公司,钻了37口井,其中7口跨过九段线。2003年他们新一轮招标,涉及10万平方公里,部分侵入划界区。
2020年杜特尔特时期,他们取消南海油气禁令,批准59号、72号、75号区块勘探。这些国家大多跟欧美企业合作,用外来技术钻浅海油田,成本低见效快。文莱的油气产业发达,每天产油19.5万桶,天然气3340亿立方英尺,菲律宾南海开采满足国内40%用油。
这些事儿听着气人,但他们就是利用我们早期实力弱,占了先机。越南2010年就非法开采上亿吨,菲律宾借美国撑腰,不断挑衅。
马来西亚和文莱的专属经济区争议不断,但他们照样开发,赚的都是实打实的钱。数据显示,南海周边国家石油产量中,很大一部分来自争议区,这也让南海问题更复杂。
说白了,他们挖油不光是为钱,还在巩固地盘,制造既成事实。我们巡逻船和海警船得时时盯着,2025年上半年,就有中国海警船两次干扰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作业,避免他们越界太深。
总归,这些邻国挖得欢,我们得防着点,不能让他们得寸进尺。他们的开采模式简单粗暴,浅海为主,合作外资,但长远看,资源有限,早晚得面对枯竭。
中国买油的算盘打得精
中国石油需求大,2023年消费7.56亿吨,产量才2.09亿吨,进口5.64亿吨,占比72%。2024年进口5.53亿吨,同比降1.9%,主要从中东、俄罗斯、非洲买。2025年预计产量2.18亿吨,进口5.72亿吨,依存度降到40%以下。为啥不直接挖南海?说到底,三点顾虑摆在那儿。
第一,争议多,开采容易擦枪走火。南海九段线周边,国家们早占了岛礁,越南29座,马来西亚18油田,菲律宾10万平方公里招标。
我们远海控制力还在加强,南沙岛礁后勤靠礁堡和高脚屋,补给难。一旦大举开发,邻国肯定跳脚,国际上也爱拿这事儿说事儿。2025年,中国海警船干预越南和马来西亚勘探,就是在划底线,避免冲突升级。
第二,分散风险,保能源安全。我们用油量巨大,一家独大不行,得多国采购。中东稳定,俄罗斯近,非洲便宜,订单散开,就算哪边出事儿,也不会断供。贸易合作还能拉关系,促进外交。南海油要是单一来源,地缘风险高,周边国家虎视眈眈,冲突一起来,能源链就断了。
第三,开采成本高,进口更划算。南海远海水深1500米以上,技术要求高,钻井、运输全贵。邻国挖的多是浅海,我们内陆大庆、长庆油田都费劲,何况深海。
进口石油从中东非洲来,价格低,供应稳。专家早说,石油不是用不完的,进口用他国的,保存自家储量,才是长远计。2024年海洋产量增了,但成本还是比进口高出一截。
我们也不是不动。近海珠江口和北部湾已经在干,北部湾两个油田年产超100万吨。2025年3月,中海油在珠江口惠州19-6油田发现,探明1亿吨油当量,水深100米,中浅层勘探。
5月,南海深层变质岩潜山突破,推动陵水17-2气田开发。全年计划净产量760到780百万桶油当量,日均超200万桶,南海出力大。8月,自然资源部挂牌7个探矿权,新一轮勘探启动。
买油这事儿,不是没本事,而是算过账。进口依存降了,国内产量稳,能源安全有保障。说到底,国家得平衡眼前用油和长远储备,不能急功近利。
展望未来,南海开发肯定会加速,但得稳扎稳打。从近海起步,逐步推远海,这是既定路子。2016年起,永暑礁、渚碧礁、美济礁机场建好,后勤补给强多了。礼乐盆地资源好,美济礁机场一助力,就能优先上。2025年深海科技产业化,规模达3.25万亿,油气开发进世界第一梯队。
中海油计划加大西部和海域投入,原油产量稳2亿吨以上。陵水36-1气田单井超百亿立方米,用“深海一号”平台,国产化率高。连续油管行业规模43.42亿,帮着提升效率。预计2030年,深海产业破5万亿,矿业年增7.32%。我们技术在追,地震测井、深水钻探都进步快,成本会降。
周边争议还在,但我们控制力强了,海警巡航常态化。跟文莱合作油气勘探,2025年2月签协议,拉近关系。菲律宾那边,禁令取消后,我们得警惕,但也通过外交谈。开发节奏稳,顾虑化解中推进。南海油气当量超4亿吨的势头,会持续,贡献全国能源大头。
总的看,守着宝贝不开采,不是窝囊,而是战略眼光。邻国挖他们的,我们走我们的路,能源安全第一,资源可持续用。未来南海会是我们的“聚宝盆”,但得一步步来,别让急性子坏事儿。